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全面、集中、系统地反映我国罕少疾病理论和临床研究状况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罕见病少见病的理论研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论文,内容涉及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各领域内、外、妇、儿等临床各学科。                

首页>罕少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罕少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深圳市卫生局
  • 国际刊号:1009-3257
  • 国内刊号:44-149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罕少疾病杂志2001年第01期

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席飞彪;席娜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 蜂咬伤
摘要:蜂蜇伤是一种常见的虫类动物咬伤,其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刺痛、搔痒、水泡多见,而致过敏性休克死亡属罕见。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30岁,农民。既往体健,无任何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也无心肺脑疾患。在田间劳动时不慎被一蜜蜂蜇伤右额部。伤后局部迅速红肿、刺痛难忍,蜇伤处可见毒襄和毒刺遗留。立即用手指对挤拨出毒襄和毒刺。随即全身皮肤、喉部发痒,并出现大片状淡红色斑丘疹,打喷涕,头面眼睑水肿明显,胸闷气短,口唇青紫,口鼻流血,呼吸极度困难。速送医院。急诊查体:四肢末梢发绀冰凉,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肌注副肾素 1mg、尼可刹米 0.375g、洛贝林 6mg,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均无效,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从发病至就诊约 30分钟。 2 讨论 一般认为蜂类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几种,其腹部末端 (尾部 )有一只毒襄和一枚毒刺。毒刺刺入皮肤即可发出毒液进入体内。蜜蜂毒液呈酸性,毒素为分子量较小的短肽;黄蜂等毒液呈硷性,毒素为分子量较大的毒性蛋白。毒液主要成份为蚁酸、组织胺样物质、神经毒素、透明质酸酶、磷脂酸 A等,除局部作用外,可致溶血、出血、过敏,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蜜蜂刺入后将其毒襄和毒刺遗弃于刺伤处;而黄蜂等将毒刺缩回,可继续刺入。笔者认为一旦被蜂蜇伤后,受伤者应保持镇静,如有毒襄和毒刺遗留,立即用针挑出,切忌挤压或镊出,然后根据蜂毒液的酸碱性质分别用弱酸弱碱冲洗或冷敷局部,也可用拨火罐,以消除阻止毒物的吸收和中和毒物。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按休克抢救。此例患者被蜂蜇伤后,对毒襄和毒刺,采用手指对住挤压,拨出毒襄和毒刺,加速了毒物的扩散与吸收,使患者立即出现了过敏—休克—死亡。通过此病例应引以为鉴。对于边远山区或远离具有抢救措施的医疗机构,一旦接诊被蜂类等毒物咬伤的病人不可掉以轻心,以防闪电式过敏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