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全面、集中、系统地反映我国罕少疾病理论和临床研究状况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罕见病少见病的理论研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论文,内容涉及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各领域内、外、妇、儿等临床各学科。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罕少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罕少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深圳市卫生局
- 国际刊号:1009-3257
- 国内刊号:44-149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内耳性传导聋-内耳第三窗致病机制及相关疾病
柯朝阳
关键词:内耳性, 传导聋, 致病机制, 耳硬化症, 传导性听力损失, Hearing Loss, 中耳疾病, 推测年龄, 镫骨手术, 纯音测听, 外耳道, 基底膜, 混合性, 发病率, 成型术, 噪声, 学者, 误诊, 损害, 术后
摘要:内耳性传导聋(Inner ear conductive hearing loss)的概念早由Gloris和Davis于1961年提出,当时他们推测年龄和噪声引起的混合性聋中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成分与内耳基底膜的硬化有关.此后,许多学者在临床中观察到纯音测听有气-骨导差、但没有明显外耳道和中耳病变的传导聋患者,类似于耳硬化症或其它中耳疾病,常被误诊施行镫骨手术或鼓室探查、成型术,而术后听力无改善.Shea估计这种情况占耳硬化症的1/700,Schuknecht(1987年)将这种现象称为“Otologic mysteries”,并认为其发病率为传导聋手术的1/3000.这些不易解释的传导聋很可能就是内耳损害所致,即内耳性传导聋.
友情链接